首页 > 新余资讯 > 新余旅游

新余渝水区:黄坑烟雨历千年

  岁月仓促,催开蒙河之畔的繁华与喧嚣,又不肯停留,匆匆掩盖起黄坑古村商贾云集的前世荣光。

  雨后,一块块朴拙天成的青石安然固守小巷,用布满青苔的潮湿静寂,默默牵引游人,探究那个经历了1135年岁月的古老村落。它未曾在时间的冲刷下暗淡无光,千余年后的日子,依然隐隐复现当初的辉煌。

  这座凝固了千年历史的古村,位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东南面,始建于元,盛于清。村内古屋依山而建,错落有致,历经岁月侵蚀,由鼎盛时期的100余栋毁损余今日的13栋。麻石院墙、青瓦灰砖,累积下厚重的沧桑,而遗存的馀庆堂、大夫第、司马第、养正斋……则向世人呈现了黄坑傅氏生生不息的历史画卷。

  眼见族中不断增多的人口,生活的日渐拮据,千百年前的读书人傅振增,以家里的长子的使命,毅然挑起养家的重担。一个鞭炮齐鸣的春节过后,他说服父亲,只身一人到了临江一家花布店做起了学徒。

  傅振增记住了父辈的叮嘱,以吃苦耐劳,诚信为人的秉性,深得花布店熊老板的赏识。在一次运送布匹到江苏的行船途中,不畏鄱阳湖冰冷的湖水,跳进湖中搜救同船落水的熊老板。可惜熊老板因溺水时间过长,被救上船时已经身亡。船到南昌,傅振增又将熊老板尸体背回熊家,并协助熊家人办理丧事。

  傅振增此举,让熊家人深受感动。他离开熊家时,熊老板的妻儿感激他的救夫之恩,赠送了他价值一万余两银圆的布匹。

  傅振增便是依靠熊夫人赠送的这笔钱,创办了“黄昌商行”,经营布匹生意,发展纺纱织布业。伴随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,傅振增又带领自家的兄弟进入商贸界。凭着忠厚为人,诚信经商,傅氏家族在商海上开创了一番天地,棉花、布匹、建材、当铺等家族生意遍及大江南北。

  至此,公元1325年(元泰定二年),由傅氏子嗣希圣公带领族人搬迁到此地,并改名为黄坑村的偏僻地方,百余年后在傅振增几兄弟的带动下,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。在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黄坑村旁的颖江(今蒙河)渐成了渝北重要的水运枢纽,码头上常年船来客往,热闹非凡。村里戏院、茶馆、酒楼四处林立,街道商贩吆喝不断,往来行人如织。

  富裕后的傅氏子孙,纷纷开始修建屋宇,他们建民居、筑祠堂、修书院,至道光年间,黄坑村落建筑群己初具规模。这些建筑多运用大开间、多院落形制,各屋以巷道连通,既独立又融为一体。内为井院式木结构,有二进三厅、三进四厅或四进五厅式,主体中心为厅堂,厅堂前后设置天井,左右两面为对称式厢房,有的设有回廊式阁楼。

  踏着青石板,穿行于笔直幽深的巷道,目光在斑驳老屋间游走。隔过岁月长河,依然能窥见当初建筑的技艺之精良、气势之恢宏。高耸的封护砖墙、青瓦覆盖的人字形双坡屋顶,随处可见的石柱、石窗、石碑刻,匾额、对联频繁饰于堂前。据说这里每一个细节都有自己的思想,指向家族发达、人丁兴旺。

  从高处远眺,村落地势略有高低,但各古建筑屋顶基本处于一个平面上,毫无高低错落违和之感。房屋以一条中轴为中心,馀庆堂稳坐其中,悠然自得;其他建筑依次延展,井然有序。

  村内青石板巷道延伸到周边村庄,石阶穿插,老墙斑驳挺立在风雨下,青苔蔓延至墙角,千年的厚重沉甸甸碾进心房。村外青山环绕、石桥陈卧、溪水潺潺,斜风细雨中晚归的农人……一幅美好乡村画卷鲜活于眼前。

  一个村落的盛衰,需要有世人懂得,才不枉曾经极致的繁华,纵是在岁月深处日渐模糊,亦会换种方式等候来者的靠近。黄坑,就是如此矗立在蓝天白云下,固守千年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新余网(xinyu.cc)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新余王 xiny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