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类别:公立小学
学校性质:公办、全额事业
招生方式:自主招生
上级主管部门:渝水区教育体育局
单位地址:渝水区锦绣大道
联系电话:07907109853
监督电话:07907109853
领导信息:胡冬梅(党委书记兼校长)
公共交通情况
102路;K102路;902路;K902路。
办学规模
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,在校学生1552名,在校教职工85人。
办学条件
总占地面积50.82亩,拥有乐学楼、乐艺楼、乐体馆、乐膳厅、200米标准运动场、篮球场、足球场、羽毛球场。
办学特色
学校着力打造以“美心美行,美美与共”(美德、美育、美学、美体、美行、美形、美心)为特色发展主线,将各部门各项工作有机融为一体,时时、处处围绕“美”字做文章,用正确的三观培育美的心灵,用美的心灵践行美的行为,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通过教育好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,带动一个社区,从而达到“美美与共”的教育愿景。
学校秉持“以精神文化引领人、以环境文化影响人”的理念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孩子们心中。围绕营造“快乐”、“和谐”的校园文化氛围,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、少先队活动课、蒲公英校园广播站、《袁水仙露》校报、诚信书吧、微信公众平台等德育阵地的作用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
师资水平
教职工总数85;专任教师数85;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1%,高级教师4人;市级骨干教师13人;区骨干教师5人;市学科带头1人。
历史沿革
1932前身廖家保学(私垫)建校,学校被称为土堆上的学校。仅地主阶层子女在校读书。
1950至1968,学校收归国有,更名为“珠珊廖家小学”成为当地唯一一所公办村小,惠及百姓。
1968因地域划归的问题,学校再次更名,成为“新余镇廖家小学”。到1974年学校实现第一次整体搬迁,在祠堂办学即成为历史,学校搬迁至四合院独立办学。
1972秋季,学校更名为“珠珊三忠小学”,成为第一所公办完小,当时学校在原址(廖家祠堂)上被重新整修,廖家大队农民子女均能免费入学,是当年新余市农村地区最早一所条件较好的学堂。1983学校划至城关办事处管辖,学校随即更名为“城关廖家小学”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学校已不再是纯粹的农村小学,而是即将转型为城镇小学。
1989为适应新的办学要求学校再次新建,在校学生人数急剧上升,最高时达700余人。
2002由于城关办事处被撤销,学校被划至城南办管辖,成为“城南二小”,2004年又升级为“城南中心学校”,成为新余市郊最炙手可热的公办小学。
2005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仙来办事处的成立,原有的办学条件已无法满足当地百姓子女的教育需求,各级政府高瞻远瞩,将学校定位为办事处附属小学,更名为“仙来小学”。2010到至今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,为学校实现了整体搬迁,学校也更名为“渝水区仙来学校”,升格为九年一贯制,学校规模为全区前列2016年,政府又扩大学校办学规模,投资300万元新建体育设施一应俱全的运动场;投资700万元新建省级示范园标准的附属幼儿园,办公条件全市首屈一指。
荣誉奖励
学校先后获得两届“全国文明校园”、两届“江西省文明校园”、“江西省优秀少先队集体”、“江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”、“江西省森林学校”、“江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”、“新余市文明校园”、“新余市共产党员示范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
转载出处: 点击查看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新余网(xinyu.cc)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