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由来
三国吴宝鼎二年(267年,析宜春县置新渝县,属安成郡。因主川袁河中游原称渝水得名。天宝元年(742年),县名因传写之误将渝改为喻,以后相承作喻。1957年5月,国务院公布,将新喻改名新余,沿用至今。
非遗
截至2022年,新余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72项,其中1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、12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、59项被列入市级名录。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人、市级46人。
江西省新余市非遗项目一览表
文物
2022年,新余市有948处不可移动文物点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处(6个点)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。
新余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
方言
新余市城区及渝水区各乡镇从外省外县迁来的人口颇多。该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在长期共同生活、交往中,语言互相渗透,亦与邻县语言互相影响,逐渐形成新余方言。新余方言是赣语的一支,具有赣语的一些共同特点而又多赣中地方色彩,亦有其自身的特色。就语音来说,古全浊塞音、塞擦音,不论平仄都读送气清音。
民俗活动
始建于宋代雍熙年间的洋江镇,千年时间里,端午赛龙舟“活水”的习俗代代相袭,目前已被纳入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每到此时,不论多远在外拼博的壮年都会回到家乡,参加龙舟赛,祈求来年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。
宗教
新余市目前主要有基督教、佛教和道教三大宗教,信教群众约2万人,占全市总人口约1.67%,全市现有宗教活动场所二百余处。全市有爱国宗教团体7个,其中市级宗教团体4个,分别是:新余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、新余市基督教协会、新余市佛教协会、新余市道教协会。
新余道教,始于西晋。唐宋以来,修院建观,金元进入鼎盛阶段。明末以后,逐渐衰弱,但民间的丧葬、斋醮、祭祀、节令、祷雨等道教活动,仍然流行,直至建国初期。新余道教,分“全真”、“正一”两大派,均奉以太上老君、玉皇大帝为最高天圣,但也崇敬观音菩萨和地母娘娘。其经书为《太上老君经》、《华岩经》、《三元经》。全真派为出家道士,蓄发须,头顶挽髻,素食,重清修。明末以前,仙人、真人,历代辈出。如晋朝王朔、唐代陈太素、宋代黄真人、明傅同元真人、七雨道人等。
佛教传入新余,始于隋代(611年)。据同治《新余县志》载,隋大业年间(611-618年),在县西门外百步许,邑人唐兴舍宇为寺,故名唐兴寺。宋开宝(969-976年)年间,改为安和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赐额“崇庆寺”。因近龙泉,故称龙泉山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年)毁于兵火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重建,天王殿、大雄殿,后昆卢阁,花雨台,左右钟鼓楼,东接兰堂佛教书社,西枕木鱼山冈,最为一邑之胜。
戏曲
清康熙年间,“花鼓灯”随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传入赣中一带,同治至光绪年间,与新余戏剧灯彩及传之当地的江浙小曲相合,演变为新余花鼓戏。新余花鼓戏音乐以小调杂调为主,骨干音是6,1,2,作为大调的本调(骨干音是5,1,2)的介入,剧种音乐有了发展。新余民间花鼓班所唱曲调有“哀音调”、“十调扫坟”、“十杯酒”、“补背裕”、“三伢子锄棉花调”、“卖布调”、“盘广货调”等二百余首。主调为“哀音调”(即新余调),有单曲,也有多曲联唱形式,腔体较原始,字多腔少的曲目较多,音乐伴奏单调无华,不用锣鼓,只有上下两把胡琴,正弦与汉弦结合,其调不喧,演唱效果柔美多情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新余网(xinyu.cc)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